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date # 显示当前系统的时间和日期
cal # 显示当月的日历
df # 查看磁盘驱动器当前可用空间
free # 显示可用内存exit # 关闭终端
pwd # 查看当前工作目录
cd # 改变目录, “.”工作目录,“..”工作目录的父目录
ls # 查看目录内容,文件和目录属性;
ls -a 可看到隐藏目录
ls:查看当前工作目录中包含的一系列文件和子目录;
ls /usr :查看特定目录,此处为/usrls ~ /usr :查看多个目录
ls -l : 查看详细信息
cp:复制文件和目录。
mv:移动或重命名文件和目录。
mkdir:创建目录。
rm:移除文件和目录。
in:创建硬链接和符号链接。
type:显示命令的类型。 type command
which:显示可执行程序的位置。 which command
help: 获得shell内置命令的帮助文档,显示命令的使用信息。
man:显示命令的手册页。apropos:显示一系列合适的命令。
info:显示命令的info条目。
whatis:显示命令的简要描述
alias:创建一条命令的别名。
wc ls-output.txt # 输出行数、字数和字节数
grep -i # 在文件中查找匹配文本,加-i不区分大小写
head # 命令将输出文件的前10行,$ head -n 5 ls-output.txt$
tail # 命令则输出文件的最后10行;使用-n选项来调整输出的行数。 tail -n 5 ls-output.txt$,ls /usr/bin | tail -n 5;$ tail -f /var/log/messages # tail中-f选项很有用,用来实时查看文件,一旦添加了新行,新行将会立即显示在屏幕上。该选项在观察正在被写入的日志文件的进展状态时很有用。
tee # $ ls /usr/bin | tee ls.txt | grep zip # 在使用grep命令过滤管道内容之前,我们先使用tee命令来获取整个目录列表并输出到ls.txt文件中
echo:显示一行文本。
clear:清屏。
history:显示历史列表的记录。
id:显示用户身份标识。
chmod:更改文件的模式。
umask:设置文件的默认权限。
su:以另一个用户的身份运行shell。
sudo:以另一个用户的身份来执行命令。
chown:更改文件所有者。
chgrp:更改文件所属群组。
passwd:更改用户密码。
ps:显示当前所有进程的运行情况。
top:实时显示当前所有任务的资源占用情况。
jobs:列出所有活动作业的状态信息。
bg:设置在后台中运行作业。
fg:设置在前台中运行作业。
kill:发送信号给某个进程。
killall:杀死指定名字的进程。
shutdown:关机或者重启系统。
rpm -i # redhat安装软件包(dpkg —install # debian)
yum erase # redhat卸载软件包(apt-get remove # debian卸载软件包)
mount:挂载文件系统。
unmount:卸载文件系统。
fdisk:硬盘分区命令。
fsck:检查修复文件系统。
fdformat:格式化软盘。
mkf:创建文件系统。
dd:向设备直接写入面向块数据。
genisoimage(mkisofs):创建一个ISO 9600映像文件。
wodim(cdrecord):向光存储介质写入数据。
md5sum:计算MD5校验码。
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ns160 : centos网络配置文件
- 作者:Gooda
- 链接:https://www.gooda.homes/article/linux-command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